首頁 >>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近代物理所在碎裂函數實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發(fā)表日期:2023-06-12來源: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大 縮小

  近日,近代物理所夸克物質中心趙宇翔研究員團隊在碎裂函數和強子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于66日在線發(fā)表于《物理評論快報》Phys. Rev. Lett. 130, 231901 (2023)。此項工作是由趙宇翔研究員團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黃光順教授、鄢文標教授、周小蓉教授團隊和鄭州大學物理學院(微電子學院)張亞騰副研究員團隊等人合作完成(單位按英文字母排序)。

  標準模型的量子色動力學(QCD)是描述部分子(夸克和膠子)間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它的最大挑戰(zhàn)來自于低能區(qū)的非微擾性質。由于色禁閉效應,實驗上沒有觀測到帶色荷的部分子,只探測到色中性的強子。碎裂函數描述了部分子的強子化過程,對其研究是理解強子產生機制的重要手段。正負電子對撞中單舉強子的產生被認為是研究碎裂函數最有效的過程之一。目前,在質心能量低于10 GeV的區(qū)域,能用于碎裂函數研究的高精度正負電子對撞實驗數據極為有限。

  在本項工作中,利用北京譜儀BESIII數據,團隊精確測量了中性pionKaon介子單舉產生微分截面,最高精度達4%, 僅為現有實驗數據誤差的五分之一。基于現有一系列碎裂函數的理論計算均不能很好地描述實驗結果。因此,該能區(qū)的實驗測量為碎裂函數及強子化過程的研究提供了精確的實驗數據。

  該工作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王維平博士后、鄭州大學張亞騰副研究員以及近代物理所趙宇翔研究員共同合作完成。該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等部門的支持。

  文章鏈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0.231901

    

   

  圖:中性pionKaon介子單舉產生微分截面測量結果

   

  (夸克物質中心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