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藏藥藥理與安全性評價學科組揭示冬蟲夏草抗肺腺癌潛在作用機制

發(fā)表日期:2023-07-05科技處來源: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放大 縮小

  冬蟲夏草為我國傳統(tǒng)名貴藥材,是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復合體,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地,具有補肺益腎等多種藥用功效。大量民間應用證據表明,長期食用冬蟲夏草可以有效延長肺癌患者的壽命,緩解疾病帶來的痛苦。然而,這背后的科學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仍需要進一步研究。

  針對該科學問題,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藏藥藥理與安全性評價學科組通過網絡藥理學技術對冬蟲夏草抗肺腺癌的靶點和通路進行了探索,并以TCGA中肺腺癌樣本數據進行進一步的篩選和驗證,確定了非小細胞肺癌信號通路、PI3K-Akt信號通路,以及HIF-1信號通路為冬蟲夏草治療肺腺癌的通路,特別是BRCA1和CCNE1為冬蟲夏草治療肺腺癌的潛在靶點。隨后,采用肺癌小鼠模型進行體內藥效驗證,證實了冬蟲夏草對腫瘤的體積和重量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了BRCA1和CCNE1的表達從而發(fā)揮體內抗肺腺癌的作用。這為冬蟲夏草應用于肺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研究結果以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in vivo validation study of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G.H.Sungetal against lung adenocarcinoma為題,發(fā)表在中國科學院Top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該研究依托中國科學院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和青海省藏藥藥理學和安全性評價研究重點實驗室,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2171863)、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2021-SF-A4)和青海省創(chuàng)新平臺計劃項目(2021-ZJ-T02)的資助。碩士研究生張行方為第一作者,魏立新研究員和畢宏濤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ep.2023.116739

  

圖1 冬蟲夏草抗肺腺癌作用的癌癥基因組圖譜數據共識聚類分析、CIBERSORT分析和ssGSEA結果

圖2 冬蟲夏草抗肺腺癌作用的加權基因共表達網絡分析(WGCNA)結果

圖3 冬蟲夏草抗肺腺癌作用的荷瘤小鼠體內實驗驗證結果

附件: